愿咸与恒吧
关注: 43 贴子: 581

  • 目录:
  • 其他生活话题
  • 5
    一楼马克,看心情更新
    愿咸与恒 11-27
  • 0
    作为一位文学少女,会有为自己的阅读量感到骄傲的时候,接受别人敬仰的目光的时候。然而这世上万物自有其代价,名著阅读多了,代价就是想的多,容易陷入虚无当中。 因为,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你要在其中看到人生的真相,而人生的真相,从来就不是皆大欢喜的美满,花好月圆的浪漫,而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太过于完美的结局,读者自己都不信。 名著大多都是悲剧,严肃文学要告诉读者的真相,就是人生的绝望,而如何去
    愿咸与恒 11-24
  • 2
    一男二女的文学作品,总是容易引起来两位女主角的粉丝打架,比如黛玉和宝钗。 二人在金陵十二钗正册当中不分伯仲,因而不好探究谁是第一女主角之类。宝玉始终最爱的是黛玉,他对宝钗也不能说讨厌,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用现在的话来说,宝玉和黛玉胜在了三观合适,所以那些对方入不了封建大家长眼里的性情,在自己的眼里变成了知己和理解。他们胜在了三观合适,败在了残酷的现实。一个人的理想如果没有现实作为支撑,只能是空中楼
  • 2
    愿:希望 咸:永远 与:与你 恒:同在 虽然不知道组长当初取这个名字的时候是出于什么考虑,但我是这样解读的。百科这么多年人来人往,是是非非,终归沉寂。去年组里的猫咪离开了,还有我刚进群比较活跃的罗伟霞,当然也有很多人还在。多年以后,我也可能离开,如果有一天偶尔想起做一个词条,发现评审官是:愿咸与恒,何尝不是一种恍如昨日的惊喜。
  • 1
    偶然间读到某人的企鹅签名:要想在现实社会中生存,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让自己接受成人的法则,你要剖析自己,丢掉自己,组成新的自己,这才是现实,这才是必须成为的你。 心里受了一击,看到了一直不愿意看到的东西。 道理一直都明白,理智上明白。成长就是逐渐妥协,接受这个世界上的明规则潜规则,适应社会,一点一点放弃自己原有的东西,不管是幻想还是单纯,是善良还是天真,越是成熟,这几样东西越越少了。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利
  • 4
    重温了一遍《绿里奇迹》,第一次看是几年前,带给自己很多感触,于是重温,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提到监狱片,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肖申克的救赎》,相比较而言,同为斯蒂芬·金的畅销之作改编的电影《绿里奇迹》,就没有那么大的名气了,但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比《肖》的寓意更为深刻。 故事一开始,高大的黑人约翰科菲因为杀害双胞胎女孩被关进冷山监狱,这里的人都是犯下十恶不赦罪名的死刑犯。绿里指的是从他们的牢房到最后上电
  • 1
    转眼发现自己已到第三个十年,个中滋味,大多不足与他人道。 每当窗外烟花响起,会有种落寞的感觉。 至暗时刻,亦会辗转反侧。 凌晨12点即将来临,平凡的一天又该过去。 愿你出走半生,过来仍是少年。
  • 0
    1. 有一天,我在看书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知识点:日常随处可见到的蒲公英,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成长的,叶片更加像是锯齿形;而在阳光不充足地方成长的,叶片更像是圆形。 生物根据不同环境而呈现出不同形态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在人类社会,每个人的性格能力也不一样,这其中起了主要因素的也是环境。 2. 很多人指责别人,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 这个人怎么这么抠门; 这个人怎么脾气这么差; 这个人怎么胆子这么
  • 0
    生活在改朝换代时候的知识分子,总是特别艰难。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只要能养家糊口,能把日子过下去,谁当皇帝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个很重要的事情,乱世当中苟全性命才是最重要的。对于知识分子就不一样了,除了纯粹的唯利是图的墙头草之外,内心有点坚守的人,还是会有痛苦和纠结。 自古忠臣不事二主,要是新朝召他们入仕,去还是不去?有躲了不去的,也有像赵孟頫那样当了高官的。项圣谟家里原本不知道有多少珍藏,为了不顺从清廷
  • 0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家越来越多听到人工智能这个词语,包括现在的“成人机器人”也要开始销售了,其功能不言而喻,同时带来的争议也甚嚣尘上。有人觉得在现代社会因为感情的不确定性,用永远不会伤害自己,背叛自己的机器人满足情感需求,是个快捷省事的方法,也有人觉得代替自然人社交功能的机器人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而我今天要讲的这一集剧,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 1 《黑镜》S2E1,就讲了机器人代替自然人的故事。 玛莎和艾什是相恋
  • 12
    因为电视上的宣传,终于来到北京看看世园会,我个人不推荐自己的亲友去。 首先必须吐槽交通,世园会的地点实在太远了,属于北京的大郊区,都过了长城了。从北京南站坐地铁坐长途客车再倒车,三个钟差不多,非常远。 然后到了地方吧,门票也挺贵的120元每人。可是里面真的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园艺博览会,没有看到太多漂亮的花花草草,每个展览馆商业化也很严重,比如各国的展馆没啥微缩景观,基本上不是餐馆就是卖旅游纪念品,德
    渡舛i 7-17
  • 0
    陕西,关中地区,东面是太行山,南面是秦岭,西北是荒漠,这样的地理环境很闭塞。相对来说外来文化也不容易冲击,所以本地势力强大,传统文化保存更加完整一些。 整个故事当中贯穿始终的是白嘉轩,第一主角也是白嘉轩,哪怕实际上更吸引人关注的是配角田小娥。我原本以为,会写到白嘉轩的终老离世作为结局,但是并没有这样。白嘉轩是一个封建家长,也是传统文化的捍卫者。作者并没有写到他的死亡,或许想用这样的结局来说明传统文
  • 0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诛仙》里面,不知道多少人也是看了这部小说才知道这句话的。当时有一种深深震撼的感觉,这句话放在这里,有一种对既定秩序的反叛意味。 我对这句话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天地无情,把万物都当做没有灵魂的生物。后来看了另一种解释,说是天地正是公平的,万事万物只是顺其自然发展,而不会横加干涉。是没有生命的物品还是有生命的生灵,天地同样公平对待。 我的理解更加倾向于第二种,觉得天地不仁,也只是按
  • 2
    《红楼梦》当中,最大的爱情悲剧就是宝黛之间被迫分开,一个娶了自己不爱的女人,一个在孤独冷清当中病逝。脑海中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想法,如果他们二人在一起了,会是怎样呢? 他们在一起不是没可能,黛玉出身也不低微,林如海留下的财产应该也不少,贾母一直喜欢她给他俩主持了婚事。宝钗遇到比宝玉更合适的人选,也会另择高枝,毕竟对她来说爱情没有个人的利益重要。 可是,然后会怎样呢?拜了天地入了洞房,宝玉和黛玉的人生就结
  • 0
    盼星星盼月亮,自从2016年百科十周年聚会之后,足足两年都没有办聚会了!这次也是拖了很久总算定下来日子,三天两夜,真正有活动的的时间是两天。 第一天,我想去看看世园会,因为电视吹得比较牛(事实证明也只是吹的比较牛)。世园会的位置太过偏远,从北京市区到世园会足足三个小时,非常辛苦,我感觉很上当,不再多说。 到了下午终于可以去酒店集合,乘坐长途汽车从大郊区返回到郊区,酒店还是在郊区。感觉酒店的位置很偏僻,周围
  • 0
    随着我加入蝌蚪团六周年,我成为了整个百科资历排名第四的人。不管什么地方多少都讲究个论资排辈,但是在一个地方太久,如果不能与时俱进,那么资历反倒会成为桎梏。 多年来我见证了百度产品的发展,看到了许多新人的加入,自然也见了太多人离开,悄然隐退。 离开可以有很多理由,比如自己工作学习太忙之类,有深层觉得没意思的理由,也有不太体面的认为没油水可捞的理由。人来人往都是常事,就像我很多年前,在hi群说的那样,如果
  • 1
    来冒个泡
  • 0
    故事的大致是科技的发展让每个人都有了记忆胶囊,可以随时随地回放自己的记忆,还可以对记忆进行删除处理。然后男主角怀疑自己的妻子出轨,之后通过记忆胶囊中的蛛丝马迹发现妻子真的出轨了,不仅如此,就连新生的女儿也是妻子和情人所生,他男主角无比痛苦地结束了自己的婚姻,然而脑海中还是浮现出和妻子在一起的美好画面,最后挖出了自己的记忆胶囊。 因为黑镜系列主要表现的是高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反映,所以这一集也可以这样理
  • 0
    最近这两年综艺节目,很流行明星真人秀节目。主要就是明星夫妻带娃或者不带娃来参加各种体验行活动,然后吃瓜群众借此窥探明星生活的日常真实情况。 之后就会比较热闹了,吃瓜群众还有各种自媒体账号,会根据明星夫妻的一个细小的行为、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来推断他们之间感情有没有问题,这个明星本身是不是渣男或者渣女之类,不仅仅是明星,还有很多普通人,各种情感节目,他们情感交往中的细节,也会被拿来放大,探讨。 刚开
  • 0
    最近在追新番,一周一集,剧情质量明显下降,好歹看看。里面有个设定有点意思,说是人工智能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于是一帮科学家们设计了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里面所有的人都是电脑虚拟的,但是他们自己并不知道。他们生活在他们自己的城市,生老病死,结婚生子。后来有一个人,无意中得知了自己是虚拟程序的事情,为了让自己长生不老,想办法篡改了自己的程序,所以她就成为了一个神。然而长生不老也是有代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 3
    为什么感觉时光流逝越来越快,不知不觉,一年又将过去。对于蜉蝣来说,从太阳升起到落下是它们经历的一生;对于刚满一周岁的婴儿来说,一年是它来到这个世界上所已知的全部时光;对于一个18岁的少年,一年是他已知岁月的18分之一;对于一个70岁的老年人,一年只是他经历的70分之一。时间流逝得越来越快,我想是人心底堆积的回忆越来越多吧?
  • 0
    小时候看的一本书了,那时候觉得这个故事,其实很悲剧,现在看,依然如此。 约翰是个音乐家,但是自幼家境不好,父亲酗酒只能靠他和母亲贴补家用,他的音乐天赋很好,十几岁的时候就去担任宫廷乐师。后来离开德国去了法国,其间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晚年成名,最后孤身一人离开人士。 先说事业方面,约翰其实很幸运,他有天赋,而且最后得到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一定会有很多人羡慕他吧。然而,人总是有个很奇怪的思想,对于别人
  • 2
    这次去了北京,因为看到某大佬自动退位,感慨颇多。所以当大佬提议了让我的知道团队也合并到别的团队,我也没有太多的内心挣扎,便一口应承了下来。 酒后说过的话,当然也是算数的,因为我没有醉。所以回家之后开始张罗人员转移的事情。让经典成为流行(当年这个名字是为了宣扬名著,虽然这个目的始终没有达到),2012年1月26日,我自己创建的团队,六年的时光里,也曾经有过辉煌,也曾经有过腰包鼓鼓的时候。只是随着这几年自己的重
  • 3
    我之前并不知道这个雕塑,但是一看到这个名字就明白了想要表达的故事,月桂树的故事。 二十年前我对于这个故事并没有太多的感觉,也完全不能理解它到底想要表达什么。直到今日才明白这种爱而不得的无奈和悲哀。 人生总是会有许许多多的遗憾,一开始接受不了,慢慢也就不再挣扎,失去了感觉,就这样了吧。时至今日我也可以说一句很**的话,达芙妮不变成月桂树又能如何?反正阿波罗那么多情人,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 因为人生
  • 1
    今年没有什么雾霾天,家里也没有拉窗帘,所以我天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看会儿星星。 其实在现在的城市,我能看到的也只有亮度最高的天狼星了,其他的如果天气足够晴朗或者我视力足够好的时候,还能看到其他散布在夜空的微弱星光。 那些距离我们如此遥远的星星,也许在我们看到他们的时候,在星光穿越上亿光年之后,就已经不复存在了。想到这些的时候,心里总会有种虚无之感,和这些无穷无尽的时间空间比较起来,每一个活在这个地球上
  • 1
    电视剧里面总是少不了各种宫斗剧,一个弱女主在各种围攻之下,最终逆袭成功上位,成为一个太后之类的最终结局。 这样的作品如果非要弄点主题出来,也就是讽刺这个社会制度吧,因为制度不合理,才让各种角色一个个变成了腹黑的心机girl。 不过我看了看,似乎看出一点别的东西,与其说是社会制度不合理,倒不如说是命运的残酷和无奈吧。 那些宫斗剧,总是一开始,主角像可爱的小白兔一样单纯,然后经历过国仇家恨,一点点变得心狠手辣
  • 0
    之前给作家写的评论都是以人名作为题目的,这一次特殊一点。每次看到他的名字心里总是有一种花痴的感觉,那张英俊而又神采奕奕的脸,在记忆当中并没有变得模糊,反倒更加清晰了。 让我在热血沸腾中度此一生!沉醉在梦想家的美酒中。 《马丁·伊登》的开篇词,整部小说讲的是一个出身贫寒的水手,通过自己的努力写作成为了知名作家,但是自己对于上流社会的期待,还有爱情的幻想都随着他的成功变得烟消云散,最后这个水手跳海自杀了
  • 9
    我想说的事情,想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这么多年在百科遇到了很多事情,自己也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我终究还是和他们疏远,我以前并没有特别在意这些,于是我的努力也就更多流于了表面。 直到去年当我在百度知道聚会的时候,和师傅他们有说不完的话,我才明白。不管百度知道平台的价值有多少的质疑,我也不会离开这个可以让我放松的地方。 记忆又回到了百度hi,一直觉得叮咚声很好听。六年前的夏天
  • 2
    元霄节,外面的烟花喜悦绽放,我想找个树洞,写下这一刻的失魂落魄
  • 1
    六年前的一天,我创建了让经典成为流行这个团队,关于这个名字其实有点长了,之所以取了这么一个名字,是因为当时自己一心就想回答世界名著方面的提问,但是发现一直很少,希望这些经典可以成为流行。 我的团队一直做的不温不火,在2014年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因为快乐的小猪加入,团队有一阵还是排名贡献很靠前的,在2014年的团队保卫活动当中还拿到了奖项。但是到后面,主要贡献者渐渐隐退,加上确实现在的提问没有钱两年多了,团队慢
  • 0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放在我面前……”这段台词是经典了吧,很多人都会引用这段台词,不过我从来觉得这段台词很讽刺,从来没有过丝毫的感动。因为看过《大话西游》的人都知道这段话无非只是一个花心渣男哄骗妹子的谎言而已,有什么好感动的。说不清是报应还是轮回,当他真的明白了爱情的时候,却都不能够,回头再看一眼了,也许在那个时候,他才真的拥有了说出那段台词的心情。 有些类似的是,《飘》好像也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女
  • 8
    2017年已经过去了,突然对于这个年份有些恋恋不舍的样子。 整个年度对我来说最大的亮点就是王牌班级了。1月的时候,4号,两年前有过一面之缘的陆总把我拉进了王牌班级团队,然后我知道了原来百度刚刚成立了百度派。我们班级的头衔设置很有意思,官方是班主任,群管是学习委员、班长等等。不同于我以前加入的任何一个百度组织,我们班级并没有一个稳定的任务或者薪资,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有一种跟着官方创业的感觉。方向随时都会
  • 1
    2011年9月19日,注册百度账号,然后编辑第一个百科词条。 12月,有了第一个通过的版本,并开始在百度知道答题。 2012年1月,在百度知道创建了自己的答题团队。 5月,百度知道等级达到9级,成为百度知道文化艺术分类内容管理员。同时开始在百科核心用户贴吧发帖,结识风炎之鹰。 11月,百科等级已经达到九级,为寻求突破开始编辑古诗词优质。 2013年1月,当选为百科之星。 5月,参加百科七周年天津站活动。 6月,加入百科蝌蚪团、编修院、督察
    魔域han 12-12
  • 4
    《丰饶之海》读完一年多了,我想这是我看过的三岛作品里面最优秀的一部。 一个跨越了六十年的轮回故事,最后的大结局让人悲叹不已。看过一些评论说是聪子最后失忆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宁愿相信她记得所有经历过的一切,那些和清显的缠绵,那些落下的樱花。世界上,真的存在过松枝清显这个人吗?她问的,并不是那个在过了六十年之后,行将就木之时来从回忆找寻慰藉的本多,而是问的自己吧。 其实正如她自己所说的,不过因心而异罢
  • 0
    一切都是来得那么突然,没有一点点防备,突然间吧刊大叔问我愿不愿意去北京参加一个百度知道的聚会,是关于团队方面的,按照我这个吃货的心理,当然是非常愿意的了。 然后呢,肯定坏哥也会去,师叔也会去。解决了报销路费的问题,师傅也来啦,这一次快乐之家一共来了四个人,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大团了。 然后就是慢慢的等待和期待,这一次官方用了微心群来联络用户,所以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我用微信用的最频繁的一段时间了,有什么消息
    愿咸与恒 11-28
  • 1
    我从来就是一个比较冷血的妹子,母亲经常说我是铁石心肠怎么样的,我看过很多很多的作品,小时候看各种电视剧,动画片从来没有哭过。 不过看各种名著倒是也掉过几次泪,所以回忆一下。 第一次应该是看《悲惨世界》的时候,前面各种虐心的遭遇我还都能接受,但是每次看到华尔让临终的时候说的那句,你的母亲叫芳汀,你一定要记住这个名字。我就受不了了。十多年之后重温,还是会被这句戳痛。 后面看了《笑面人》,这也是一部虐心的力
  • 14
    百度知道文化艺术分类内容管理员,这是我最早的头衔,2012年5月开始担任,现在该职位取消了
  • 1
    之所以用了这个名字,是因为我想不出来对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还有更加贴切的比喻。小说里面证券经纪人抛妻弃子追求绘画理想的故事很极端也非常罕见,不过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说,或多或少还是会遇见这样的矛盾。 一方面为了生存,你不得不努力挣钱,那么也就要放弃很多很多的东西。而理想,或者说是梦想通常情况下不切实际,和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总是格格不入。历史上面很多绝顶的艺术家,一生都过的穷困潦倒,当然也有二者结
  • 1
    今日,听闻一位朋友的故事。前夫生了重病,所以用了各种方法逼她走,她是真的以为他不爱她了,就走了。后来才看到他留下来的那一句如若缘浅,何必情深。 因为他不在了,所以就会常常怀念。人生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吧,见过当年爱的死去活来,后面变得形同陌路,也见过没有什么感情,安安稳稳过了一辈子。也有一直保持着爱情,天天撒狗粮。同样还有天天惦记着对方的那点财产的夫妻。很多啊,当年有个亲戚娶了个特别漂亮的媳妇,大
  • 2
    其实还是剧评,不过我觉得可以独立出来。六十多集总算追完了。男主主动退位,让女主成为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力的女人,不过女主并没有感恩戴德,她想要继续摆脱男主的控制。 爱情消失了,需要理由吗,我也不知道。值得玩味的是男主的一句独白:我一直对自己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但其实我更爱权力。 按理说,男主心狠手辣冷酷无情,能力设定甩正常人几条街,绝对不矫情。这样的人,为什么还需要用爱情作为一个挡箭牌呢,所做的
    愿咸与恒 10-16
  • 1
    从十余年前第一次阅读的《还乡》到现在,哈代的作品有名的差不多都看了,我还是很喜欢这个作家的。 《苔丝》里面的安琪应该就是哈代自己的影子吧,他原本也是出生在一个基督教氛围很浓厚的家庭里面,哈代原来的志向也是当一个牧师,传播福音。不过后来人家去当了建筑师。我并不是很清楚哈代本人的个人生活,但是对于宗教的矛盾态度,那种困惑和质疑,可以说一直都在他的作品里面。 我相信哈代早年是很相信上帝的,可是后面发生了一
  • 0
    海明威是一个现实中的美国硬汉,有胸毛,有弹片。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一生的经历丰富多彩,除了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还结了四次婚。 海明威的作品,从艺术上面来说就是非常简洁的。更多的就是对话那种,看过他的不少作品,除了《老人与海》现在还没看之外,其他的都是差不多看过了,里面的语调总是好冷淡,写实的风格,没有渲染。 历来我查找到的许多资料,都是说海明威的晚年是忍受不了疾病的折磨才自杀的。但是我觉得不是这样,
  • 3
    此贴献给我不是他舅,因为他可以看到的 舅舅是个很独特的人,很执着的人,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独立见解的人。 如同小龙女那样,不食人间烟火,虽然他是百度知道除了机器人之外经验值最高的人,但是因为他低调的可怕,所以更多的时候他就成为了一个传说。他只是简单登录了一下QQ,数人夹道欢迎。 他不跟风,不盲从,从来都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兴趣过着自己的生活。 只是我经常觉得,他太自我封闭了…… 希望他可以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
  • 1
    古往今来,那些谋士,心中的理想无非就是找一个明主,好好辅佐他,治国平天下。 只是这样的理想,并无几个人可以实现,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算是成功的了。但是那些并没有被人们所知晓的人,才是大多数吧。 看了荀彧最后的自尽,心中很是悲凉,不错他位高权重,很得曹操信赖。可是当两个人的政治理想越走越远,曹操也会终有一日容不下他。 那些从一开始就站错队的谋士,更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庸主无能,要么失败被俘被杀,要么先被
  • 2
    我给羽哥哥写过很多情书,却一直忽略了他是老师这一点。也许在我的潜意识当中,因为这一点关联了我心里最深的痛,所以不愿意提及吧。 今天看羽哥哥指导一六亲戚考研的事情,虽然不知道对话具体的内容,但我能感受到他的欣慰。毕竟能多指点一个人,或许才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价值吧。 有意思的是,虽然育儿是一个热点,但是教育好像从来不在大家真正关注的范围里面。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怎么上公立幼儿园,怎么买得起学区房等等,但是孩子
  • 0
    与恒君,请教一下,比如说李明这个词条有将近100个义项,但是百度搜索李明后,网页上除了李明百度百
  • 11
    [小幺鸡_土豪][可爱囧囧_跳舞]
  • 0
    水一贴,不知不觉自己当上知道认证管理员已经一年了,过的还算顺利。 认证管理员属于管理员的高阶了,从中级管理员到高级管理员到认证管理员,一直属于平稳过度,波澜不惊。过去这一年认证管理员比较骄傲的事情,就是因为自己的操作质量优秀,而没有被淘汰。 遥想那个初夏,刚刚申请当管理员的时候,只是觉得好玩,却没有想到后面一发不可收拾。那时候,自己的等级还很低,那时候,自己还很小白,那时候,自己还没认识羽哥哥……
    愿咸与恒 12-11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生活话题